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模板10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计划 篇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生的品德、思想发展设立的课程之一,也是必修的一门课程,从中学生的教学任务出发,制定此计划,帮助初中生了解道德、法制方面的常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中学生。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四个七年级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x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学习。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三、欲达到的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四、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本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重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正确对待竞争,正确对待挫折,以及树立人际交往关系的新观念,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了解青春前期的生理变化,知道美与健康,酗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知道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注意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的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三、教学安排:
第二周第一课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周第二课正确对待竞争
第六周第三课正确对待挫折
第八周第四课树立人际交往关系的新观念
第十周第五课青春前期的生理变化
第十二周第六课美与健康
第十四周第七课酗酒与健康
第八课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第十六周第九课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的卫生
第十八周健康知识检测
教学计划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擦屁股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擦干净自己的屁股。
2、消除幼儿挑剔解便的环境的情绪,在幼儿园需解便时能愿意在幼儿园解便良好习惯。
3、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擦屁股的方法和自己正确擦干净屁股。
2、让幼儿养成的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难点:
1、让幼儿在园需解便时主动在园解便的习惯。
活动准备:
每幼儿卫生纸2张、涂有奶油的黄色正方形纸一张
儿歌录音一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宝贝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做游戏,首先呀!老师给宝贝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教师出示小老鼠手偶模拟说"大家好,我是小老鼠,你们好!见到大家真高兴"并起身让小老鼠与幼儿逐一打招呼。
此环节设计意图:出示手偶吸引幼儿注意力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折饼干
1、教师模拟说:"我是小老鼠,我最喜欢吃奶油饼干了,今天我请你们来为我做奶油饼干好吗?"
2、教师示范做奶油饼干
"饼干怎么做呢,大家要仔细看哦!这是奶油,小老鼠说她最喜欢吃奶油饼干了"闻奶油做真香状"先对折,奶油要藏在里面,手千万不能碰到黏黏的奶油哦,再对折一次,饼干做好了"教师请小老鼠吃饼干。
3、幼儿做饼干
(1)教师提出要求:要拿黄色的纸;手不能碰到黏黏的奶油;奶油要藏在里面;对折后再对折。
(2)教师巡视,指导幼儿做饼干,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协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
(3)教师拿出老鼠手偶逐一吃幼儿做的饼干。
(4)教师收幼儿做的饼干。 "宝贝给小老鼠做了这么多的奶油饼干,小老鼠吃不完我们让小老鼠带回家去吃好吗?"教师收饼干并给幼儿说谢谢。
此环节设计意图:用给小老鼠做饼干的游戏让幼儿快乐的练习对折,把黏黏的奶油折里面,为后面擦屁股把便便藏里面打下伏笔,在此环节实际是让幼儿练习了正确的.使用手纸方法。
三、学习并练习擦屁方法
1、师"咦?什么味道呀!" 同时出示大便图。做闻到臭臭的味道
2、再次出示小老鼠图"原来是小老鼠吃太多的饼干在拉便便呢?可是小老鼠不会擦屁股,这么办呢?你们给她想想办法好吗?"。
3、让幼儿教小老鼠擦屁股,让幼儿示范自己是怎样擦屁股。教师适当给于表扬。
4、(放儿歌)教师模拟老鼠妈妈示范正确擦屁股。
(唱儿歌 卫生纸 手里拿
折好纸巾蹲下来
从下往上擦一擦
便便跑到纸上了
再把纸巾折一折
便便跑到里面去
擦一擦 看一看
小小屁股干净啦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正确的擦屁股方法。
5、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正确擦屁股的方法
(1)小老鼠用什么擦屁股的呀?
(2)小老鼠是站着擦的,还是蹲着擦的呢?
(3)小老鼠擦的是哪里?屁股的哪里?
(让幼儿站起来背对老师指出应该擦屁股的哪里,教师巡视幼儿指的地方是否正确)
教学计划 篇4
一、本学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开群众性教学研究,加强指导、完善服务”。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把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讲求针对性、有效性。
(1) 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1) 继续邀请省知名课程与教学专家为科学教师作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辅导报告。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及科学教师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充分调动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各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群体力量,在参加省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上,在**市有序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牵头,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成立专题研究组,开展专项研究。本学期专项研究的重点是:中法合作“做中学” 项目的深入研究与适度推广共进;二是“同题异构”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教学实施;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
4.有序推进“春晖工程”,加强小学科学“精品课”建设,共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市科学教育协调发展。
5.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蚕桑文化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
6.结合科学学科基地的系统化建设,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地活动,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基地研究情况。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动力作用,引导教师充分、全面解读《科学》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辖市(区)科学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基地的引导功能,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氛围与榜样风范。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4.切实加强具体实验项目的实施,培植典型,提高课程实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为抓手,在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导)与创生(适度尝试)。 全面提高教师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的技能。
5.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工作的指导,根据“**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定期检查学校教研组的工作。
6.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主题性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7.继续征集、优化、整理“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四)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1.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学课题研究应重视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应重视质的研究;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2.系统展开省级重点课题“科学探究中,渗透元认知要素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工作。
(五)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体系。
2.帮助部分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3.逐步成熟**市小学科学学科有效教学抽样检测调研工作,对符合科学教育规律的命题理论作出探讨,将命题科学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小学科学评价体系重点需要加强的环节。
(六)组织各类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组织必要的培训、调研、总结、推广和竞赛活动,能够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1.继续承担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内容充分展开,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组织《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以省级实验小学为龙头,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采取积极措施,大面积稳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
4.加强对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新方法:以青年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引导青年教师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工作。
5.根据省市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强教研员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进一步加强对辖市(区)教研员的工作指导,促进各地区教研水平的均衡发展。
3.教研员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水平、专业论文发表质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教研活动水准,确保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专业引领的整体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第六章 第一节自然环境 2 1
第二节人文环境 2 2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 2 3
第二节东南亚 3 4—5
第三节印度 3 6
第四节俄罗斯 3 7—8
第八章 第一节中东 2 8—9
第二节欧洲西部 2 9—10
期中考试 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12
第四节澳大利亚 2 13
第九章 第一节美国 3 14—15
第二节巴西 2 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 2 17
期末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
教学计划 篇6
学期高二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法研究为主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和高二会考纲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全组三位老师:李虹莲任教1、2、11--13班(备课组长),陈泽辉任教3-7班,王妙婧任教8--9班。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工作。
1、本学期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探讨新教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继续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加强学科建设,加强集体备课,做学习型和创新型教师。
2、认真参加各级各种教研活动,如公开课、推磨听课和新教师汇报课,并认真做好笔录,以便在校教研活动时间能相互交流,借鉴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
三、加强常规教研,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
1、加强常规检查和教研活动,对部分课堂教学进行课题评议,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不断取得教学的点滴进步。
2、结合年级学段特点,加强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通过集体备课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特别要促进青年教师业务的迅速提高。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使本组的教师能利用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备课,达到资源共享。
4、坚持多媒体教学,发挥自身教学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灵活的处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本学科的课程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6、备课组长认真做好组内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认真参与校主管部门主持召开的备课组长会议并及时向组员传达相关的会议内容和精神。
四、用个人的认真、备课组的配合积极支持和关注学校整体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1、做好师带徒工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组内积极推磨听课和评课,积极配合教研组及学校的活动;
2、积极做好平时段考的出题和评卷工作,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总结。平时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研论文,不断进步和提高。
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现状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及其具有研究的欲望,他们很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制作来展示自己的风采,所以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综合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措施: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例如:学校的图书室、学校传统活动。
(2)开发社区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了解街道经济发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多样善变的节奏,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如今,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新的教学大纲也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潜能,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趋向自然纯真。她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更愿意成为美的少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3、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4、歌曲欣赏时,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著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5、、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上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1、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相互渗透,融合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本学期课外第二课堂,计划以训练合唱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六、教学进度
9月份: 第一单元 月亮颂
第二单元 说唱天地
10月份: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
11 月份: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12月份:第六单元:冬之舞
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9人,他们喜欢上艺术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
二、教学目的:
1、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育和活泼乐观的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艺术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
2、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所蕴涵的情感和思想,获得对人类情感的体验。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艺术欣赏中展开想像,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到欣赏的快乐。
4、探讨、比较我国民族艺术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学习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
5、了解简易的造型工具,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纸、泥等材料,感受其特性在游戏活动中相互合作,体验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养成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后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三、教学要求:
1、开启创造的意识,体验创造性生活的.快乐。
2、乐于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在各艺术活动中,尝试用艺术表现欲望,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表现。
3、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对自己获得的艺术感受有所了解,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
1、在综合性的活动中,萌发创造的意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想像力,领略合作的愉快。
2、运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开展以艺术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利用身边易找的材料,采用折、贴、揉、编、接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用艺术的方式美化生活的环境,初尝成功的乐趣。
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9.3-9.7) 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形形色色的生物
3(9.17-9.21)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9.24-9.29) 第二章 探索生命: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10.1-10.5) 国庆放假
6(10.8-10.12) 第三章 细胞 实验:显微镜使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10.15-10.19) 第三章 细胞 细胞生命活动单位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成组织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10.29-11.2) 期中复习
10(11.5-11.9) 期中考期中评卷
11(11.12-11.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
12(11.19-11.23)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14 (12.3-12.7)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运输作用
15 (12.10-12.14)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6 (12.17-12.21)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营养器官的生长
17 (12.24-12.28)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 生殖器官的生长
18 (12.31-1.4) 第七 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 (1.7-1.11 )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21 (1.21-1.26) 期末考试
-
- 画杨桃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18:05
-
-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15:19
-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12:33
-
- 《绝招》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09:47
-
-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07:01
-
-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
2024-05-13 07:04:15
-
-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
2024-05-13 07:01:29
-
- 《画杨桃》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58:42
-
-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2024-05-13 06:55:57
-
-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2024-05-13 06:53:10
-
- 初三英语教学计划
-
2024-05-13 06:50:24
-
- 说勤奋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47:39
-
- 《称赞》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44:52
-
- 找规律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42:06
-
-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39:20
-
-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
2024-05-13 06:36:34
-
-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33:48
-
-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31:03
-
- 雨点儿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28:17
-
- 火烧云教学反思
-
2024-05-13 06:25:30